top of page

孩子又不想練琴?4個建議除去媽咪煩惱!

我在另一篇文章討論過,學習樂器對兒童腦部發展有着正面影響,然而「贏在起跑線」這個道理並不適用於學習樂器。過往不少優秀的音樂家,如蕭邦、李斯特,或者李雲迪都是到了6、7歲才學鋼琴,但他們在音樂上的造詣卻非常深厚。

要孩子恆常練習有妙法

學習樂器是一場長跑,除了個人資質、興趣和老師質素外,還要靠小朋友不斷學習和恆常練習,這樣才能成功。既然恆常練習如此重要,身為家長又可以怎樣幫助子女、推動他們練習呢?本文以彈琴為例,給家長4個建議:

建議1:對課堂表現雀躍

孩子下樂器課後,家長可以作一些簡單提問,以表示自己很感興趣,例如: .今天學咗啲咩呀? .彈畀媽媽聽得唔得呀? .教吓媽媽彈得唔得呀? 即使孩子不是彈得很好,家長都可以給予鼓勵,例如對他們說:「好好嘅嘗試呀!我哋再試多次啦!」

建議2:先關掉手機電視

孩子練習時,建議家長關掉電視及電子用品。練習就像孩子平日做功課,需要專心一意才能發揮到最佳效果。

建議3:練習目標要清晰

有音樂老師提倡「每天練習30分鐘」作為指標,於是有家長與孩子進行「交易」,如練習30分鐘後便可以看電視或打機。 然而單單以時間作為練習指標,或者用交易的方法都是錯誤的,兩個方法都不着重小朋友彈奏的質素,只在乎他們有否坐定定。就像做算術練習一樣,做得多久並不重要,最重要是計算出正確答案。而且,交易的方法會令孩子覺得練習樂器是一件苦差,要完成這件沒趣的事情後才可做些更有趣、更有價值的事。 練習目標應該是重質不重量的。家長要設立明確的目標,例如「把第一段沒有錯音地彈出來」,讓孩子有目標去練習,並於達到目標後得到滿足感。 當孩子完成目標後,家長可給予適當讚賞,例如口頭讚賞,或偶爾給予一些物質獎勵,如糖果、小吃、貼紙等,但切忌過分依賴物質,令練琴變成一場交易。

建議4:分享練習成果

想提高孩子對學琴的興趣,家長可抽時間聆聽他們的演奏及練習。小朋友跟成人一樣,總希望能分享自己努力的成果。但家長若打算邀請親友來家欣賞孩子表演,就要注意以下事項:

  1. 這做法有利有弊,雖然一方面可以增加孩子自信,增加表演的經驗,但另一方面亦有可能為小朋友構成壓力。

  2. 假如小朋友未準備好或某些親友不懂欣賞,可能會造成不愉快的回憶。

  3. 親友不一定願意在家庭聚會中聽小朋友表演,親友被迫作聽眾或會反感。

如果家長只是為了鼓勵孩子練習,不必刻意安排親友前來,只要家長用心聆聽就足夠了。

參考資料:

Cutietta, R. A. (n.d). How to motivate your child to practice. Retrieved from http://www.pbs.org/parents/education/music-arts/how-to-motivate-your-child-to-practice/

Grifa, R. (n.d).Tips for parents help your child succeed in learning an instrument. Retrieved from http://www.amparents.org/tips-for-parents-help-your-child-succeed-in-learning-an-instrument/

小貼士:學樂器是一場長跑,要靠不斷學習和恆常駑習。如何推動孩子練琴也是一種學問。

Comments


bottom of page